宁夏银行一笔评估价格高达6.14亿元的股权将于下周一进行公开拍卖,若本次拍卖进展顺利,宁夏银行股权结构将出现重大变化。但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,多家中小银行股权在互联网拍卖平台上的竞拍结果并不理想,流拍现象十分普遍,有的银行股权甚至被迫进入变卖程序。
业内人士指出,我国银行业分化较为明显,每家银行的发展模式和未来潜力并不一样,发展较好、潜力较大的银行受各方青睐,股权相对容易拍卖成功。部分中小银行经营压力大,资产质量承压,有些机构看不清楚中小银行的发展方向,影响了参与银行股权拍卖的积极性。
无人问津
阿里拍卖显示,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宁夏银行1.08亿股股份将于2月21日起拍,该笔股权评估价为6.14亿元,起拍价为4.3亿元。截至2月17日,该笔拍卖引来1317次围观,但仍无人报名参与竞拍。
据法院所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显示,从宁夏银行的股东构成来看,宁夏银行第一大股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,持股占比26.31%。新华联控股在宁夏银行的持股比例为12.74%,仅次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,是该行第二大股东。按照宁夏银行总股本21.68亿股计算,本次将公开司法拍卖的股份数约占宁夏银行股权的4.98%,若本次拍卖顺利成交,宁夏银行的股权结构将出现重大变化。
除宁夏银行外,江西省众邦经贸有限公司持有的江西银行约8000万股权也即将面临第一次拍卖,拍卖标的分为6400万股、1600万股两部分,起拍价合计达2.9亿元,本次拍卖目前已有3300多人围观。
业内人士指出,银行股权遭拍卖时有发生,大多数为城商行、农商行、民营银行等中小型银行。银行股权被拍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银行股权质押所带来的风险。“银行股东一旦涉及司法纠纷,将会给银行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,尤其是那些持股占比较高的股东,可能给银行的经营管理造成干扰。”
流拍现象较普遍
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,多数中小银行的股权拍卖并不顺利,流拍现象十分普遍。根据阿里法拍的司法拍卖规则,拍卖标的共有三次在平台上公开拍卖转让的机会,若连续两次遭遇流拍,那么该标的第三次拍卖将以变卖的形式出现。目前,中原银行、厦门国际银行、曲靖市商业银行等多家中小银行均有股权遭变卖。
对此,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,我国银行业分化较为明显,发展较好、潜力较大的银行受到投资者的青睐,股权相对容易拍卖成功,而对于经营状况欠佳,资本回报率预期不明朗的中小银行,股权不会太抢手。
例如,驻马店南方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所持有中原银行股份在2021年年底遭遇两次流拍后,目前已进入变卖环节。网络变卖期限为60天,变卖开始后,自竞买人第一次出价开始进入24小时竞价程序。本次变卖需至少有一人报名且出价不低于变卖价,方可成交。
值得注意的是,虽变卖阶段竞买“门槛”低、处置相对容易,但无人出价的窘境依然存在。截至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,该标的变卖时间只剩1天,已有7840次围观,但竞买报名数依然为0。
此外,中原银行还有1.8亿股内资股的状态也处于变卖中,这部分标的主要分为四部分,变卖份额分别为5000万股、5000万股、4000万股和4000万股。虽变卖价格相较评估价均打了八折,但上架以来依然无人问津。
对于部分银行股权转让拍卖不成功的原因,董希淼做出三点分析:第一,银行体量较大,哪怕是百分之一的股份可能就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元,且购买银行股权需要一次性实缴,很多企业短时间内拿不出大量的资金;第二,企业光有钱买银行股权还不够,还需要符合股东资质,同一投资人及其关联方、一致行动人作为主要股东参股商业银行的数量不得超过2家,或控股商业银行的数量不得超过1家;第三,部分中小银行资产质量有不确定因素,部分企业对于参与银行股权拍卖并不积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