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金融支持
2023-01-09 | 来源:融资服务平台

  1月4日,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召开,会议部署了今年七大工作重点,为今年的货币政策、金融风险化解等定下基调。本次会议延续了实施“稳健”货币政策的总述,但相较于去年“灵活适度”的表述,今年会议对货币政策定调“精准有力”。此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、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2年第四季度例会上已多次提及“精准有力”。

 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,“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。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,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”。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2年第四季度例会也提出,“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,要精准有力,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”。

  回顾2022年,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主要来自超预期因素,这些超预期因素带来的仅是短期扰动,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。当前,我国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,经济增长持续回稳,经济发展也面临着更高要求。从需求侧来看,需要稳步恢复并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;从供给侧来看,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通过新旧动能转化提升供给能力。

  当前,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,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,要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,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。这离不开各类政策协调配合、共同发力,需要金融业进一步改革创新、精准发力,为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金融支持。

  有分析人士认为,2023年,宏观经济政策要协调配合,要以供需结构优化、增长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增强作为基本前提。

  对于货币政策而言,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,意味着未来货币政策要进一步发力稳增长,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持。在我国经济恢复处于紧要关口的当下,货币政策需要在总量上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,为实体经济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。同时,继续强化结构性工具的使用效果,降低企业融资成本。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,2023年的货币政策将会在加强政策协调联动的前提下,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总量和结构功能。

  我国经济韧性强、潜力大、活力足,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,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势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,2023年要坚持稳字当头、稳中求进,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,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,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。其中,要突出做好稳增长、稳就业和稳物价。

  “稳”的重点是稳经济社会大局。2023年,全球经济仍然面临较多的挑战,经济复苏前景不明。在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增大的背景下,未来我国经济企稳离不开消费和基建投资的拉动作用。从金融方面来看,要加大金融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、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,助力宏观经济更好地恢复发展。人民银行工作会议要求,“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。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、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。”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,无论从经验逻辑的角度看,还是从扩大内需战略看,基建投资或将迎来进一步政策支持。政策性金融工具以及与之配套的银行信贷、新型融资工具都将对传统基建投资产生增量支持。

  2023年开年不久,我国不少地方都出台了稳经济、扩大投资、提振消费的政策“组合拳”,力争取得开门红。随着一系列稳经济政策措施落地见效,市场活力将不断被激发,我国经济也将迎来更强劲的反弹。中央财办有关负责人日前在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表示,综合研判,2023年世界经济增速可能明显下滑,而我国经济有望总体回升,形成一个独立的向上运行轨迹。基于今年“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”的判断,我们要充满信心与底气,同时坚持实干导向、问题导向,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形势的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。金融业要以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引导金融资源更好地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,通过金融支持把我国经济的潜力和优势发挥出来。


主办单位: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 

技术支持:宁夏中小在线资信服务有限公司

地址:银川市金凤区宁安大街490号ibi育成中心六号楼

宁ICP备19000572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