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互换通”一周年结硕果 金融开放再进一程
2024-05-16 | 来源:融资服务平台

  5月15日,“互换通”正式迎来了启动一周年。

  “作为内地与香港首次在金融衍生工具领域引进的互联互通安排,‘互换通’为投资者参与中国境内的利率互换市场提供了有效途径,有助于实现更加多元的投资和风险管理策略。”彭博亚太区总裁李冰在接受《金融时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随着“互换通”机制安排的不断优化,其交易活跃度有望进一步提升。

  架起互联互通高速路

  “互换通”提出于2022年7月4日。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,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两项新的金融对外开放政策:一是香港与内地的“互换通”;二是建立人民币与港币之间的常备互换安排。

  此后,相关准备工作一直在稳步推进。2023年2月17日,人民银行发布了《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管理暂行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,初期开放北向互换通下的利率互换产品,实行额度管理等。

  2023年4月28日,人民银行发布公告表示,为规范开展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相关业务,保护境内外投资者合法权益,维护利率互换市场秩序,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《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管理暂行办法》;2023年5月15日,“互换通”正式鸣锣上线。

  在多位业内受访者看来,“互换通”的推出能更好满足全球投资者的需求。例如,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《金融时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:“‘互换通’能够通过便利境外投资者使用人民币利率互换这一衍生品工具,实现境外投资者对冲利率风险的需求。”

  中银香港副总裁徐海峰则把“互换通”比喻为一条互联互通的高速路。“‘互换通’是互联互通机制首次延伸至利率衍生品领域的成果,有助于境外投资者控制利率波动风险,降低融资成本,更重要的是,带来了中央对手方清算机制的突破及创新,更有效提高结算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。”徐海峰表示,“互换通”是通过高效电子化交易和紧密衔接的交易清算环节,为内地和境外投资者搭建起了一条利率衍生品市场互联互通高速路。

  而对于近两日“互换通”新功能的优化,市场反响积极。2024年5月13日,人民银行公布了“互换通”机制的优化措施。上海清算所业务一部总经理程磊磊表示,此次推出了符合国际货币市场结算日惯例的利率互换合约,采用与国际市场统一的固定支付周期,每年只在固定的4个结算日产生资金收付,大大降低了境外机构内部交易管理难度,有利于境外机构衔接在不同国家开展的利率互换交易,便于其开展风险管理。

  中国债券市场国际吸引力不断增强

  李冰对记者表示,在“互换通”推出的一年里,随着中国债券市场的回暖,国际投资者的参与不断深入,对于使用衍生品管理利率风险的需求不断增加。因此,我们看到“互换通”交易日渐活跃,呈现月均持续增长的积极态势。

  实际上,自“互换通”上线以来,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的持债余额累计增长近8000亿元。这也被视为投资者越来越看好中国市场。“近年来,中国债券市场的持续开放吸引了众多境外投资者,外资持有中国债券的规模不断扩大。”有业内专家如是表示。

  人民银行官网显示,截至2024年3月末,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4.05万亿元。其中,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4万亿元。这一数据相较“互换通”上线以前大幅上涨。

  “‘互换通’可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银行间利率衍生品市场。”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总裁张漪如是说。她表示,经过近20年的建设,银行间衍生品市场日臻成熟,成交规模与日俱增,服务于金融改革和实体经济,发展质效显著提升。而人民币利率互换作为主要品种,经过多年稳步健康发展,交易规模逐步扩大、参与主体日益丰富、风险管理功能有效发挥。

  对于下一步如何发展,业内人士预计,将有更多衍生品品种纳入“互换通”。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市场二部总经理卢向前表示,随着境外投资者持有的人民币资产规模持续增加,以及本次系列优化举措的推出,未来“互换通”交易规模和参与者将继续增加。下一步,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将继续与其他金融基础设施通力合作,研究将境内更多利率衍生品品种纳入“互换通”框架。


主办单位: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 

技术支持:宁夏中小在线资信服务有限公司

地址:银川市金凤区宁安大街490号ibi育成中心六号楼

宁ICP备19000572号-2